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氮化鎵(GaN)正以高電子遷移率、高耐壓、低損耗等特性,成為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升級的關鍵推手。近期,國內公司傳出相關新動態(tài)。
5月17日,中科阿爾法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了一款基于氮化鎵(GaN)驅動的機器人關節(jié)模組(型號:ZK-RI 0–PRO–B),具有250Hz高頻神經反射與5ms全鏈路時延,峰值扭矩<18Nm和長時間持續(xù)工作低溫升特點,適用于工業(yè)機器人、具身機器人及特種寬溫機器人設備等智能傳動領域。

source:中科阿爾法
據介紹,該模組內置中科無線半導體自研AI ASIC動力系統(tǒng)芯片陣列GaN HEMT器件,可實現開關頻率2MHz以上99.2%能量轉換效率,同時支持10ns級快速開關特性,與傳統(tǒng)Si基MOS管方案相比提升40%。
同時,上述模組獨創(chuàng)即時通信接口,兼容15-60V寬壓輸入,采用自研曼徹斯特編碼即時通信接口(可選配 CAN/485),并行通信全鏈路時延低于5ms,滿足ISO 13849-1 PLd級安全通信要求及“3D物理大模型”控制。
對于氮化鎵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業(yè)界指出,盡管氮化鎵已展現出顛覆性潛力,但其大規(guī)模商用仍需跨越成本與可靠性門檻。當前,單臺人形機器人需使用200余顆氮化鎵器件,導致BOM成本增加15%。不過,隨著技術瓶頸的逐個突破,一個由氮化鎵驅動的機器人時代,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早到來。
(集邦化合物半導體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點擊文字:2025集邦咨詢半導體產業(yè)高層論壇 獲取更多TSS2025會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