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年營收預計為6.58-6.68億美元,按照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攤薄每股虧損0.59-0.7美元(GAAP),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攤薄美股收益1.58-1.65美元(Non-GAAP)。
2024年初步營收展望為6.8-7.4億美元,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稀釋每股收益預計為1.60-1.90美元。按照非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攤薄美股收益預計為1.6-1.9美元(Non-GAAP)。
目前,Veeco主要面向半導體、化合物半導體、數(shù)據(jù)存儲、科技與其他四大應用方向,為全球客戶提供激光退火設備、CVD、MOCVD、離子束沉積設備等半導體設備。其中,化合物半導體設備業(yè)務覆蓋電力電子、射頻濾波器及器件、Micro/Mini LED、VCSEL及激光半導體等產品應用。
Veeco持續(xù)看好化合物半導體業(yè)務的增長機會,正在持續(xù)對GaN功率半導體和Micro LED市場追加投資。此前,Veeco已開發(fā)了12英寸硅基 GaN Micro LED沉積設備,有望于2025年收到重要訂單。
在SiC功率半導體領域,Veeco去年通過收購CVD化學氣相沉積外延設備系統(tǒng)廠Epiluvac AB,加速切入SiC外延設備市場,積極搶灘電動汽車市場。2024年,SiC設備可望投向市場,Veeco已與不少客戶就SiC設備的推廣應用洽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Veeco單季度營收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的趨勢,而包含Micro/Mini LED、電力電子產品的化合物半導體業(yè)務前三季度分別實現(xiàn)營收2100萬美元、2400萬美元、2600萬美元,也保持逐季增長。根據(jù)最新更新的業(yè)績指引,整體業(yè)績及該部門業(yè)績有望繼續(xù)保持增長的趨勢。(來源:LEDinside)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其中,廣東華燦擬使用募投項目中的“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基地項目”募集資金不超5,000萬元用于該項目建設,浙江華燦擬使用募投項目中的“GaN基電力電子器件的研發(fā)與制造項目”募集資金不超500萬元用于該項目建設。
京東方華燦聚焦Micro LED
將大部分采購資金都用于Micro LED相關設備,顯示了京東方華燦非常重視對于Micro LED相關項目。事實也正是如此,近年來,京東方華燦正在大力布局Micro LED產業(yè)。
據(jù)悉,上述“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基地項目”于今年7月底開工,總投資5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首期項目投資超20億元,計劃2024年三季度投產。該項目產品為Micro LED晶圓和像素器件,建成后將形成年產Micro LED晶圓5.88萬片組、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KK顆的產能。
從投資額、產品、產能和產值等方面來看,該項目有望建設成為先進的Micro LED研發(fā)生產基地,進而助力京東方華燦在Micro LED賽道占據(jù)更多份額。
技術方面,京東方華燦在2022年已成功實現(xiàn)用于AR的0.39英寸的Micro LED微顯示屏樣品展示,目前正在開發(fā)0.12英寸的Micro LED微顯示屏樣品。與此同時,京東方華燦還與上下游廠商聯(lián)合解決Micro LED全彩化、巨量轉移等問題,部分技術已產品化落地。
Micro LED作為自發(fā)光顯示技術,優(yōu)勢明顯,在超大和超小尺寸高清顯示、大尺寸商用顯示、AR/VR頭戴式顯示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等場景具有較大應用潛力。布局Micro LED產品,京東方華燦有望獲得新的業(yè)績增量。
今年上半年,京東方華燦營收11.36億元,同比減少11.46%;歸母凈利潤-3.64億元,同比減少3281.21%;扣非凈利潤-4.04億元,同比減少168.55%。從Micro LED賽道尋求增長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京東方華燦盡快實現(xiàn)扭虧為盈。
此外,京東方華燦成為京東方控股子公司,能夠推動雙方在Micro LED產業(yè)鏈上的協(xié)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京東方華燦Micro LED業(yè)務發(fā)展壯大。
京東方華燦進軍GaN領域
京東方華燦自成立以來聚焦GaN材料在LED領域的技術研發(fā),并于2020年正式進入GaN電力電子器件領域。
京東方華燦斥資5000萬采購Micro LED相關設備的同時,還拿出500萬用于GaN電力電子器件項目,是因為GaN電力電子器件也是京東方華燦主要產品之一。
GaN作為性能優(yōu)異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可以廣泛應用在通信、雷達、消費電子等領域,因此其技術研制及批量化生產受到各國以及產業(yè)界的重點關注,具有較大增長潛力。據(jù)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2022年全球GaN功率市場規(guī)模約1.8億美元,至2026年可達13.3億美元,CAGR達65%。
產品方面,京東方華燦GaN產品主要面向移動消費電子終端快速充電器、通信及汽車應用等領域,目前已完成650V GaN on Si for D-mode&E-mode的外延片出樣。650V GaN器件產品已完成小批量出樣和測試,適用于高頻AC/DC PD 65W快充應用。
2023年上半年,除LED芯片產品外,包括GaN產品在內的京東方華燦其他產品實現(xiàn)營收3.93億元,同比增長3.14%,成為公司半年報亮點之一,GaN已成為京東方華燦不容忽視的重要板塊。
小結
投入數(shù)千萬購買設備,有利于京東方華燦擴大產能,進而在行業(yè)競爭力、市場份額等多方面受益,加大兩個項目增資擴產,短期來看都是為了做大做強Micro LED及第三代功率半導體。(文:LEDinside)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研究人員表示,該產品可應用在AR/VR/MR等頭戴智能設備上,這些設備所需的微米級像素顯示無法通過機械組裝技術制造,因此需要用到單片制造技術。
對于氮化鎵銦材料的應用,研究人員解釋到,雖然基于氮化鎵銦的LED在較長波長下遇到了較大的效率問題,但對于可見光譜里的紅光效率,氮化鎵銦已取得了新的進展。此外,相較常用的紅光LED材料磷化鋁鎵銦,氮化鎵銦LED的發(fā)光效率受Micro LED尺寸縮小的影響較小。
在Micro LED外延制造階段,研究團隊通過金屬有機氣相外延 (MOVPE) 技術,分兩個階段在 GaN 基板上生長RGB Micro LED陣列材料。其中,藍光和綠光層由名城大學團隊負責生長,最后的紅光階段由KAUST團隊負責生長,RGB層間由隧道結(Tunnel Junctions,TJ) 分隔。
LED 多重堆疊結構的橫截面示意圖
為了提高紅光層的發(fā)光效率,紅光層特別包含了超晶格外延堆疊層以及紅光和藍光單量子阱(SQW)。研究人員表示,在紅光LED結構中的n型GaN層和有源層之間插入藍光氮化鎵銦超晶格和氮化鎵銦SQW,對于提高紅光LED的發(fā)射效率起到了有效作用。
研究人員還指出,Micro LED所使用的GaN襯底非常昂貴,為了生產,有必要改用更便宜的材料,如藍寶石材料。
在外延制造完成后,該材料被制作成密度為330PPI的RGB 像素(如圖2)。Micro LED的尺寸為73μm x 20μm,器件臺面尺寸為35μm x 15μm。
圖2:Micro LED陣列工藝流程示意圖
經研究人員測試,從基板側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電流密度為50A/cm2下的藍-綠-紅 Micro LED 電致發(fā)光 (EL) 光譜的峰值波長分別為486nm、514nm 和 604nm(圖 3)。相應的半峰全寬 (FWHM) 為 29nm、31nm 和 52nm。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數(shù)值與單獨制造的LED器件數(shù)值相似。
藍-綠-紅 Micro LED電致發(fā)光 (EL) 光譜
而在 10A/cm2的注入電流下,綠光Micro LED的光輸出功率 (LOP) 幾乎達到 0.8 μW,紅光和藍光的LOP分別小于0.2μW和0.1μW。
DOI 10.35848/1882-0786/aced7c(文: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三安光電
三安旗下車燈廠安瑞光電的像素化矩陣前照燈已導入頂級車型上應用。另外,安瑞光電上半年已完成了Mini/Micro LED基像素化照明的星環(huán)燈的設計和開發(fā),并向市場推廣。
聚燦光電
目前,聚燦光電重點關注Mini/Micro LED業(yè)務的發(fā)展,自2020年來陸續(xù)啟動擴產,并確立了三大相關項目。
其一是“高光效LED芯片擴產升級項目”,項目總投資約9.5億元,所研發(fā)和生產的高端LED芯片產品包括Mini/Micro LED、車用照明和高功率LED等,項目建設完成后還將形成藍綠光LED芯片950萬片/年的生產能力。
其二是總投資35億元的聚燦光電擴產項目,主要產品包括Mini/Micro LED氮化鎵、砷化鎵芯片。
其三是,去年6月,聚燦光電曾宣布募資不超12億元投向“Mini/Micro LED芯片研發(fā)及制造擴建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5.5億元,建成后可形成年產720萬片Mini/Micro LED芯片產能。該項目在今年初已取得證監(jiān)會行政許可批復。
乾照光電
在MiniLED顯示領域,乾照光電實現(xiàn)了Mini RGB顯示芯片批量交貨;AM驅動Mini顯示產品獲國際大廠認可,持續(xù)交貨中。
在Micro LED領域,乾照光電配合客戶開發(fā)手表應用方向的高光效技術,GaN材料峰值效率對應的電流密度已經小于0.3A/cm2;同時,公司已開發(fā)出垂直MicroLED芯片樣品。三合一芯片產品方面,乾照配合終端持續(xù)優(yōu)化產品性能和可靠性,爭取在年內實現(xiàn)產品級量產。
華燦光電
在Mini/Micro LED市場上,華燦光電的MiniLED RGB芯片已應用于主流 MiniLED終端廠商的多個重點項目中,MiniLED背光芯片已用于智慧屏、電視、筆記本電腦、電競顯示器等終端產品上。上半年,華燦光電開發(fā)True Colour方案,已應用到新一代MiniLED芯片解決方案,得到了市場認可與批量投入使用;
Micro LED方面,華燦光電與國內外科技巨頭推進各類Micro LED終端落地,中小尺寸產品持續(xù)批量供應;大尺寸晶圓各項良率進一步提升;AR用微顯示屏實現(xiàn)動態(tài)畫面展示;巨量轉移技術良率持續(xù)提升。上半年,華燦光電已向行業(yè)內龍頭顯示企業(yè)完成小批量Micro LED像素器件交付。
面對未來LED發(fā)展潮流,華燦光電目前正持續(xù)增加Mini/Micro LED產能中,近日,華燦宣布總投資13.93億元的Mini/Micro LED的研發(fā)與制造項目已實施完畢并達到了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在今年的7月底,華燦光電總投資50億元的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基地項目則進入開工狀態(tài),建成后將形成年產Micro LED晶圓5.88萬片組、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00kk顆的生產能力。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洲明科技
目前,洲明在LED產業(yè)鏈的布局已延伸至封裝環(huán)節(jié),同步發(fā)展COB、MiP技術。洲明表示,未來將全面進行COB與MiP技術路線及產品的布局,落地解決方案及應用,同步開展COG和硅基Micro LED技術研發(fā)工作,把握時機,穩(wěn)步提升市占率,為進入民用市場做好技術儲備。
艾比森
2020-2023年上半年,艾比森累計投入研發(fā)費用約3.89億元,持續(xù)加大在Micro LED、虛擬拍攝、LED顯示屏防火阻燃等核心技術研發(fā)投入,有力支撐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在歐美及日本等高端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以及在xR虛擬制作、戶外裸眼 3D顯示、Micro LED及COB等前沿技術的持續(xù)領先。
沃格光電
今年上半年沃格光電年產50萬平米玻璃基Mini/MicroLED基板項目已完成廠房封頂,第一期年產100萬平米設備線已陸續(xù)到廠,目前處于線體安裝調試拉通階段,預計今年四季度可正式投產。
此外,報告期內,沃格光電與湖北天門高新投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湖北通格微,產品主要為玻璃基IC載板,目前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MiP封裝、半導體封測(2.5D/3D 封裝)。
沃格光電表示,未來將重點推進玻璃基芯片板級封裝載板在Mini/Micro直顯、MiP封裝、2.5D/3D封裝、射頻芯片載板、光通信芯片載板以及其他芯片載板,尤其是半導體先進封裝領域的應用。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表示,上半年LED市場緩慢復蘇,公司持續(xù)推進激光剝離,激光全切以及MiniLED修復等LED設備的技術升級和性能改善。
在Micro LED領域,公司同步推進在MIP、COB封裝路線的布局,已經研發(fā)出Micro LED 巨量轉移、巨量焊接、修復等設備,市場驗證反映良好。
新益昌
針對LED應用,新益昌對Mini/Micro LED固晶機的研發(fā)投入了大量的研發(fā)人員和資金,已研發(fā)出可用于MiniLED生產的智能制造裝備,并實現(xiàn)批量銷售。(文: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約有17項Micro LED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布;6項Micro LED項目進入簽約、開工、建設、開業(yè)等狀態(tài);約有5家Micro LED相關企業(yè)獲得最新一輪的投融資資金。
行業(yè)內的種種動態(tài)似乎都在預示,2023年可能是Micro LED走入規(guī)?;慨a與商業(yè)化應用的重要轉折點。
的確,在LED行業(yè)大量資源投入下,Micro LED技術每年都在一步一腳印地進步當中,面對巨量轉移、芯片效率與均勻性等問題,廠商提出了各類解決方案,Micro LED性能得以提升。
但從終端產品價格,應用產品數(shù)量來看,性能、生產效率、成本的優(yōu)化尚未能支撐Micro LED的大規(guī)模應用,現(xiàn)階段的Micro LED還難以與市場主流顯示技術進行競爭,特別是在目前Micro LED主要應用的大尺寸顯示領域,Micro LED產品的需求尚未起量。
以電視產品為例,去年,三星在中國推出的110英寸Micro LED電視,售價達到驚人的105萬元,同尺寸下的4K液晶電視價格僅約為1萬~5萬元不等。因此,對于這款Micro LED電視產品,消費者更多是以“看熱鬧”的心態(tài)對待,市場并不買單。
圖片來源:三星官網
要讓Micro LED在現(xiàn)階段打開電視市場普及大門,難免不太實際,在商顯和專業(yè)顯示等主要大型顯示應用領域,近年Micro LED的需求也并未出現(xiàn)明顯增長趨勢。
TrendForce集邦咨詢此前就曾指出,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目前尚未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還需要突破像素均勻性、巨量轉移效率、玻璃背板金屬化良率等關鍵技術瓶頸。
盡管大尺寸顯示的規(guī)?;瘧眉靶枨笃鹆咳孕枰欢螘r間,但產業(yè)鏈相關廠商在新品開發(fā)等方面都取得了新進展:
面對Micro LED大尺寸顯示關鍵技術問題,企業(yè)也在積極做著最新的技術部署,例如,成立僅3年時間的辰顯光電就已針對巨量轉移、驅動架構、無縫拼接、混bin技術問題,自主開發(fā)了高速巨量轉移技術、玻璃基薄膜晶體管(TFT)混合驅動方案、TFT基雙面LTPS-TFT背板工藝、混合裝配技術等…….
在LED企業(yè)大力發(fā)展Micro LED大尺寸應用的同時,智能手表、AR眼鏡等終端產品興起帶動了對微小尺寸Micro LED的需求,這使得Micro LED另一關鍵應用逐漸浮現(xiàn)。
穿戴、頭戴設備:Micro LED商業(yè)化應用關鍵之路
年初,蘋果計劃將Micro LED導入Apple Watch中的消息傳出后,讓LED行業(yè)的關注點落在大尺寸顯示以外的微小尺寸應用中。蘋果為何在未來智能手表采用Micro LED屏幕?從其現(xiàn)有產品問題中即可發(fā)現(xiàn)緣由。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由于應用場景復雜,且搭載功能較多,智能手表的顯示屏需兼顧高幀率、高亮度及低功耗的特點,讓消費者能夠長時間佩戴進行不同的活動。
作為行業(yè)內率先推出智能手表的蘋果,Apple Watch目前采用LTPO OLED方案,該方案實現(xiàn)屏幕刷新率的自適應,降低功耗,并將產品亮度保持到最高1000~2000nits亮度。
在續(xù)航方面,采用LTPO OLED的Apple Watch最長續(xù)航為18~36小時,但從眾多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里Apple Watch都需要一天一充。這不僅是因為屏幕顯示增加耗能的原因,還因為Apple Watch強大的性能與功能帶來了副作用,包括:64位雙核的S8芯片、震動模塊、全天候健康監(jiān)控、豐富應用軟件等都大大增加耗能。
因此,蘋果未來除需要一塊更大容量電池外,還需要一個更能適配Apple Watch的顯示技術,而Micro LED因擁有更高分辨率與亮度,更省電等特點成為了關鍵方案之一。
對于Micro LED行業(yè)而言,穿戴設備需求的出現(xiàn),為Micro LED技術應用指出了新方向。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Micro LED穿戴設備的推出,是Micro LED由技術開發(fā)邁入應用量產階段的重要分水嶺。
一般智能手表的分辨率約20萬像素,即每部裝置使用的LED數(shù)量約70~80萬顆,加上僅約2英寸左右的大小,偏小的面積搭配為數(shù)不多的LED數(shù)量,對于巨量轉移等生產技術的要求門坎相對低。
因此,穿戴設備是驗證Micro LED作為顯示面板量產可行性上的應用首選,是接下來幾年建構Micro LED扎實需求的關鍵應用之一,可帶動更多芯片廠商加入,加快Micro LED成本壓縮速度。
穿戴設備是未來探索Micro LED商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應用,而另一微小尺寸應用AR/VR頭戴設備也將是未來探索Micro LED發(fā)展的關鍵。
相較穿戴設備,Micro LED在頭戴設備上的發(fā)展應用更早一些,尤其是AR設備上,李未可、Vuzix、Tooz、努比亞等企業(yè)均已發(fā)布Micro LED AR眼鏡。未來在元宇宙概念的帶動下,AR/VR設備性能將繼續(xù)提升,這無疑需要更高端顯示技術加持。
部分搭載Micro LED的AR眼鏡
Micro LED微小尺寸應用發(fā)展?jié)摿Σ豢尚∫?,根?jù)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在大型顯示器與穿戴裝置應用量產的帶動下,2023年Micro LED芯片的產值將達2,700萬美元,年成長92%。預計Micro LED將率先在Apple Watch應用,2026~2030年Micro LED技術應用范圍則有機會擴大至AR眼鏡、手機、車用顯示等裝置。
LED廠商加速破解Micro LED微小尺寸應用困局
無疑,穿戴、頭戴設備在Micro LED發(fā)展道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還是需要稍許時間待技術成型,進而吸引下游企業(yè)應用。
相較大尺寸顯示,盡管Micro LED微小尺寸產品生產難度相對較低,但同樣仍面臨著光效、散熱、壽命、全彩化顯示、巨量轉移效率等問題,所幸,國內外企業(yè)都在加速破解技術難題,努力打破Micro LED微小尺寸應用困局。
LEDinside近期通過與上下游企業(yè)的對話中了解到,國內知名LED企業(yè)均看好未來Micro LED在AR/VR、智能手表等微小尺寸應用的發(fā)展前景,并在全力攻堅相關Micro LED難題中:
華燦光電:華燦光電的Micro LED的外延和芯片主要面向大尺寸顯示、車用、穿戴等應用市場。
華燦表示,公司擁有豐富的外延到芯片的制造經驗,目前正與上下游廠商聯(lián)合解決Micro LED全彩化、巨量轉移等問題,部分技術已產品化落地。在中小尺寸芯片上,華燦與合作伙伴聯(lián)手提升效率與良率中。在應用上,華燦正在與頭部頭戴、穿戴產品廠商洽談合作中。
晶能光電:晶能光電圍繞大尺寸硅襯底LED技術展開Micro LED外延、芯片和全彩化的研究,同步推動基于CMOS背板驅動Micro LED微顯模組和基于巨量轉移的Micro LED COC芯片產業(yè)化開發(fā)。
晶能的硅襯底GaN基Micro LED近紫外、紅、綠、藍外延片已被國內外相關企業(yè)和科研機構廣泛采用。晶能已完成5微米pitch的紅、綠、藍Micro LED顯示陣列開發(fā),同時也在積極開始基于大尺寸硅襯底、低成本的10微米-50微米倒裝及垂直Micro LED COC技術開發(fā)。
乾照光電:在Micro LED領域,乾照配合客戶開發(fā)手表應用方向的高光效技術,提升超小電流密度下的發(fā)光效率,GaN材料峰值效率對應的電流密度已經小于0.3A/cm2;同時,乾照已開發(fā)出垂直 Micro LED 芯片樣品可以供客戶試樣。三合一芯片產品方面,配合終端持續(xù)優(yōu)化產品性能和可靠性,并爭取在年內實現(xiàn)產品級量產。
上半年,乾照獲得多個Micro LED專利,涉及巨量轉移、芯片制備、顯示裝置及制作等;總投資約14億元的Mini/Micro 、高光效 LED 芯片研發(fā)及 制造項目在建設當中。
賽富樂斯:在Micro LED領域,賽富樂斯在8月發(fā)布了0.39英寸用于VR/AR的NPQD全彩顯示屏,峰值亮度達到25萬尼特。公司同時發(fā)布了0.12英寸用于AR紅光顯示屏,通過高EQE的藍光加高效率的色彩轉換技術,解決現(xiàn)在困擾業(yè)界的紅光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關鍵問題。
在Micro LED芯片領域,除了商顯大屏外,賽富樂斯還在與手表/車載屏生產商合作,定制開發(fā)M系列Micro LED芯片產品。通過NPQD??納米孔量子點技術,賽富樂斯能夠實現(xiàn)芯片級原位色彩轉換及原位全彩化,顯著提高巨量轉移良率,并解決紅光熱衰減等問題。
國星光電:在Micro LED領域,國星光電已突破巨量轉移和巨量鍵合雙重技術難題,綜合良率達99.99%。重點在Micro LED的幾種優(yōu)勢應用領域進行產品與技術布局,包括超大尺寸顯示屏用MIP分立器件、AR眼鏡用硅基Micro LED微顯示屏等。
國星表示,面對紅光LED低光效、全彩化、巨量轉移等難題,公司已開發(fā)出高一致性像素化量子點色轉換彩膜光刻制備技術,實現(xiàn)了<0.1mm像素間距的量子點色轉換彩膜均勻制備,有望應用在智能穿戴產品上。
兆馳股份:兆馳半導體已具備從LED襯底到芯片的完整布局,產能規(guī)模領先,成本優(yōu)勢明顯。在同工藝端,兆馳通過升外延生長中的波長均勻性,優(yōu)化芯片工藝精細度,來為Micro LED的投產做準備。
今年上半年,兆馳晶顯則表示,針對Mini/Micro LED的技術研發(fā)和工藝創(chuàng)新成立了專門的工程實驗中心,全力攻堅Micro LED技術,并布局AR/VR產品以及微顯示屏產品。
此外,LEDinside注意到,截至目前,2023年,在Micro LED微小尺寸領域上,國內外眾多LED相關企業(yè)也不斷獲得最新技術突破,助力Micro LED實現(xiàn)量產和商業(yè)化應用:
總結
不可否認,Micro LED技術的發(fā)展將會是漫長的過程,但Micro LED技術一直在進步的路上。近年微小尺寸應用的興起,更是讓Micro LED擴大了發(fā)展空間,也為Micro LED商業(yè)化應用帶來新的希望。在眾多企業(yè)對Micro LED技術不斷優(yōu)化的背景下,未來,微小尺寸與大尺寸應用將成為拉動Micro LED需求的兩架關鍵馬車。(文: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而在現(xiàn)有應用出貨規(guī)模放大,以及新應用陸續(xù)加入的刺激下,預估2027年Micro LED芯片產值約5.8億美元,2022~2027年復合成長率(CAGR)估約136%。
除了芯片產值穩(wěn)步上升外,轉移與檢測設備、玻璃與CMOS背板、以及主被動驅動IC等相關配套產業(yè),也將在擴展效應下同步成長。
TrendForce集邦咨詢
TrendForce集邦咨詢指出,今年三星(Samsung)除了正式推出89吋4K大型顯示器外,后續(xù)也將以Micro LED大型化無縫拼接的優(yōu)勢,推出101吋與114吋產品。
韓系品牌LG電子(LGE),其136吋4K產品選擇尺寸更大的22.3吋背板,加上尺寸更小、成本更經濟的16×27μm芯片,預估2023年底前邁入量產。
除了品牌間的競爭外,面板龍頭京東方(BOE)也著手規(guī)劃類似產品,今年第二季已成功推出P0.9主動驅動顯示屏外,更計劃于第四季推出P0.51主動驅動顯示屏,將于2024年推出一站式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對有意投入Micro LED的品牌而言,不僅讓產品取得的途徑更加多元化,也有助于整體產業(yè)的加速發(fā)展。
穿戴式裝置是今年Micro LED應用的主要亮點,積極從LCD事業(yè)中尋求轉型的友達(AUO),量產全球第一款1.39吋Micro LED手表面板,除了首先提供給歐系精品表大廠Tag Heuer外,其他包括專業(yè)運動穿戴裝置大廠與日系手表品牌等,均是后續(xù)有機會導入Micro LED穿戴式裝置的廠商。
而Apple Watch雖然因為生產鏈重新規(guī)劃的原因,2.12吋產品的推出時間從2025年延后至2026年,但量產Micro LED的相關作業(yè)已經啟動,未來也有機會導入旗下頭戴式裝置、手機、車用市場應用領域。
車用顯示方面,由于近年來蓬勃發(fā)展,賦予Micro LED這類創(chuàng)新顯示器的成長空間。因為汽車產業(yè)驗證時間長,車用Micro LED顯示器實際量產的時間要等到2026年以后。
然而,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對信賴性與亮度有高度需求的儀表顯示、科技感十足的抬頭顯示器(Head-up Display,HUD)、以及與自駕技術有諸多想象連結的透明顯示器,皆是Micro LED顯示具體切入車用領域的優(yōu)先途徑。歐美日系汽車品牌是目前對于Micro LED評估相對積極的廠商。
AR頭戴裝置方面,Micro LED與LCOS、Micro OLED與LBS(Laser Beam Scanning)等諸多技術同場競爭,其中Micro LED因為在亮度、能耗、像素密度(Pixel per Inch,PPI)、光機尺寸等規(guī)格上擁有優(yōu)于平均水平的均衡表現(xiàn),包括產業(yè)界龍頭Meta、Google,以及MIT(麻省理工學院)等,都持續(xù)評估并協(xié)助研發(fā)Micro LED在微投影顯示市場的發(fā)展性。
TrendForce集邦咨詢將于9月5日(二)于臺大醫(y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LED Forum 2023」,邀請TrendForce集邦咨詢資深研究副總邱宇彬、Mojo Vision、工研院、Lumus、晶成半導體、Porotech、Nitride Semiconductor、Tohoku University、Coherent、InZiv、友達光電、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分享Micro LED技術進展及相關應用。(文:集邦咨詢)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Micro LED項目確立的背景
據(jù)了解,LED芯片產業(yè)近幾年進入了調整期,廠商為尋求長足的高質量發(fā)展,紛紛開始轉型走差異化路線。華燦光電作為國內LED顯示屏芯片頭部廠商,近年來也開始集中優(yōu)勢資源,發(fā)力Mini/Micro LED、化合物半導體等中高端市場。
在Mini/Micro LED領域,Micro LED被視為終極顯示技術,正在逐步拓寬大屏顯示應用市場,并打開了中小尺寸顯示的應用大門。
根據(jù)TrendForce集邦咨詢《2023 Micro LED自發(fā)光顯示器成本分析與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在大尺寸顯示屏市場的驅動下,Micro LED芯片市場規(guī)模有望從2022年的1400萬美金左右成長至3200萬美金左右。到了2024年,穿戴設備將在開始量產后成為Micro LED市場的另一個增長引擎,屆時Micro LED芯片產值將更上一層樓。
在這樣的機遇面前,華燦光電過去幾年來一直積極開展相關布局。針對Micro LED領域,除了此前的幾個擴產項目之外,華燦光電將重點放在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測上。
2022年11月,華燦光電宣布擬向BOE京東方定增募資20.8億元。若該事項順利推進,京東方將成為華燦光電的第一大股東,而珠海華發(fā)集團作為其第二大股東,將支持并推動華燦光電與京東方共同在珠海投資建設Micro LED高端芯片一體化項目,壯大珠海新型顯示產業(yè),賦能廣東萬億級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yè)集群的建設。
據(jù)介紹,Micro LED高端芯片一體化項目是珠海今年重點推進的產業(yè)立柱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5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50億元。本次落地開工的首期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計劃2024年三季度投產。華燦光電本次定增募資的資金中,其中有17.5億元是投向該Micro LED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基地項目,該項目已于今年2月獲深交所受理。
項目產品包括Micro LED晶圓和像素器件,建成后將形成年產Micro LED晶圓5.88萬片組、Micro LED像素器件45,000.00kk顆的生產能力。從應用來看,華燦光電也鎖定了Micro LED兩大重要應用場景:超大和超小尺寸的高清顯示,未來,珠海Micro LED基地的產品將用于大尺寸商用顯示、AR/VR頭戴式顯示設備和可穿戴設備等應用領域。
長足發(fā)展所做的鋪墊
當前,全球LED顯示產能正在不斷向中國市場集中,國產LED顯示企業(yè)在Mini/Micro LED時代迎來了重要歷史機遇,有望實現(xiàn)“換道超車”。也因此,LED顯示行業(yè)的競爭格局發(fā)生了改變,產業(yè)鏈上中下游整合成風。
在此背景下,華燦光電與京東方達成戰(zhàn)略合作,對于雙方增強在Mini/Micro LED領域的技術和規(guī)模優(yōu)勢,以及打響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都是妙舉。未來,京東方將成為華燦光電Mini/Micro LED產品的重要出海口,華燦光電也將幫助京東方打通垂直一體化產業(yè)鏈,強化其在LED外延芯片領域的布局,從而鞏固其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地位。
從產業(yè)鏈到具體的技術、產品、產能布局,華燦光電正在為其長遠的發(fā)展奠定基礎,而且,目前初步成效已有所顯現(xiàn)。
首先,珠海Micro LED項目的正式動工,意味著華燦光電的產能規(guī)劃圖進一步清晰。技術層面,華燦光電也在同步加快成果轉化的步伐。上個月,華燦光電宣布已經向國內龍頭顯示企業(yè)完成小批量Micro LED像素器件交付,預計于近期完成加量交付。產品層面,華燦光電較為快速地響應市場新需求,在成功實現(xiàn)用于AR的0.39英寸Micro LED微顯示屏樣品展示以外,現(xiàn)正在開發(fā)0.12英寸的Micro LED微顯示屏樣品。
未來,華燦光電有望在珠海市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充分利用當?shù)氐馁Y源和人才,同時,在在京東方和珠海華發(fā)集團的支持下,在中高端賽道開啟加速前進的模式。(文:LEDinside Janice)
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集邦化合物半導體。
]]>TrendForce指出,隨著Apple搭載Micro LED顯示器新型手表的備貨啟動與產品問世,2024年與2025年Micro LED芯片市場產值于穿戴式應用將迅速膨脹至1.72億與4.63億美金。預期Apple Watch也將同步吸引更多品牌投入Micro LED穿戴裝置的開發(fā)與推廣,2022-2027年復合成長率推升至873%。
TrendForce將于9月5日在臺北·臺大醫(y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 Micro LEDforum,會議將聚集產業(yè)鏈中的關鍵廠商及專家,聚焦元宇宙趨勢X技術進化X應用革新三大議題,分享2023年市場趨勢、廠商進展與技術突破,您千萬不可錯過!
本次會議為付費活動,8月25日前您可享受早鳥優(yōu)惠,票價為1599元,之后票價將恢復原價1899元。如有意參加,請聯(lián)系集邦咨詢工作人員購票。
以下是會議議程:
8月25日前購票享早鳥優(yōu)惠,
購票要趁早!
三星顯示集團領導人Kim Min-woo表示,這是因為AR設備需要高亮度,這將需要開發(fā)新的發(fā)光二極管,而OLED無法實現(xiàn)。與LED相比,OLED的亮度水平傳統(tǒng)上較低。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Micro LED技術前景廣闊,它可能會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不僅是在電視上,也在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上。而且,該技術可以提供比OLED更好的性能,同時提供更好的能源效率,更長的電池壽命。
與OLED顯示屏相比,Micro LED顯示屏將使得未來的設備更輕薄、更明亮、更省電。
TFT-LCD、AMOLED以及包括柔性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它們的基礎技術都是半導體技術,都可統(tǒng)稱為半導體顯示。半導體顯示可定義為通過半導體器件獨立控制每個最小顯示單元的顯示技術統(tǒng)稱。(來源:techWeb)
更多LED相關資訊,請點擊LED網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cnledw2013) 。
]]>臺工研院指出,利用Micro LED做為微型感測陣列技術,克服現(xiàn)有技術在穿戴設備應用上體積過大、成像隱私與不易整合等問題。同時,臺工研院電光系統(tǒng)所也在16日舉辦“開啟元宇宙任意門:半導體x光電顯示科技匯流解密”的技術論壇。
圖片來源:拍信網正版圖庫
其中,臺工研院電光系統(tǒng)所副所長李正中在主題“軟性混合電子與面板技術新應用”中提到,為了延伸軟性面板的技術能量,臺工研院發(fā)展軟性混合電子技術,因應軟性、適型化的系統(tǒng)產品需求;另外也對面板產線設施進行新應用,發(fā)展面板級扇出型封裝與透明玻璃天線。
軟性混合電子技術的應用上,發(fā)展非接觸式ECG和EMG感測系統(tǒng),隨著老年長照變得非常重要,以及考量到運動員訓練效果,臺工研院研發(fā)“軟性非皮膚接觸生理感測系統(tǒng)”,除心電感測系統(tǒng),讓老年人、運動員所戴的護腕、護膝具有感測效果。同時還有具心電感測與觸控反饋之方向盤模塊,可從皮革下監(jiān)測駕駛員的心跳。
李正中指出,軟性混合電子技術除用于運動員訓練和智慧長照,還可以將不同型態(tài)的裝飾材料電子功能化,用于智慧車內裝、智慧家電飾板等。
至于面板技術新應用,有面板級芯片封裝和透明玻璃天線這兩種方向。李正中表示,結合產線設施發(fā)展面板級扇出型封裝,可應用于系統(tǒng)級封裝,具備成本優(yōu)勢;另結合玻璃與銅導線技術發(fā)展透明天線,則可整合窗戶,做為5G與低軌道衛(wèi)星的通訊天線。(來源:科技新報)
更多LED相關資訊,請點擊LED網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cnledw2013) 。
]]>